搜尋

死亡擱淺

返回清單
切換到指定樓層
通知這文章過時或找檔案 發表主題

[遊戲新聞] 小島秀夫新作再掀波瀾:深度整理《死亡擱淺》系列媒體評分「驚天逆轉」之謎

[複製連結]
1
德州炸魚 ( Lv.80 論壇達人 ) 發表於 2025-6-24 12:14:2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降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島秀夫的遊戲作品向來都是業界與玩家社羣關注的焦點。近期,他旗下備受期待的續作《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終於解禁媒體評測,然而,兩大權威遊戲媒體IGN與GameSpot對這款新作的評價,卻呈現出與初代截然不同的「反轉」局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兩款作品在相同媒體之間,獲得如此兩極的評價呢?本文將深入心得這場遊戲評分風暴背後的原因。

初代《死亡擱淺》:宏偉概念與評價兩極的交織


回溯至2019年,首作《死亡擱淺》問世時,便已引發廣泛討論,其評價呈現明顯的兩極化。

當時,IGN僅給出了6.8分,他們的評論指出,遊戲雖然成功構築了一個奇幻且引人入勝的超自然科幻世界,並擁有龐大壯觀的場景,但其核心玩法卻難以支撐起整個作品的份量,導致整體體驗顯得有些沉重。儘管IGN編輯認可其野心與創意,卻坦言無法享受整個遊玩過程,認為遊戲的整體平衡感有所不足,令人感到惋惜。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GameSpot則給予了高達9分的評價。他們高度讚揚了遊戲透過玩家間的互助機制,傳遞出的正面訊息,認為這是一大亮點。此外,各個角色獨特的故事線、以及視覺與音效表現俱佳的「BT(擱淺體)」戰鬥體驗,都讓GameSpot印象深刻,特別肯定了其「反殺敵人」的主題呈現。不過,GameSpot也點出反派角色希格斯(Higgs)的塑造相對較弱,是遊戲中較為不足的一環。

temp-upload-1750687764.jpg



👉 GM後台版 遊戲 推薦 ⬇️⬇️⬇️ 快速玩各種二次元動漫手遊app



《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續作評價再度翻轉,市場反應再度兩極


五年後,焦點轉向2025年推出的續作《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這次的媒體評價更是出乎意料地呈現了戲劇性的轉變。

令人驚訝的是,IGN這次給予了9分的高分,將其譽為「凱旋歸來的續作」,認為它堅定地實現了初代作品所許下的承諾。評論提到,遊戲背景轉移至澳洲,整體表現更為成熟,並且巧妙地移除了初代中一些可能令玩家感到負擔的設計。續作帶來了充滿懸念與難以預測的故事情節,以及更具創新性的潛行與動作結合的玩法。儘管遊戲依舊帶有小島秀夫特有的怪誕風格,但IGN認為這讓作品顯得更加大膽與原創,從而贏得了他們更多的青睞與肯定。

然而,GameSpot對續作的評價則顯得較為保守,只給了7分。儘管他們承認重溫這個熟悉的世界與其驚豔的視覺效果仍是優點,且基礎玩法依然獨特,但主要批評點集中在劇情上的重複性,以及過度聚焦於戰鬥和環境奇觀,反而稀釋了遊戲原有的獨特性。GameSpot也指出部分遊戲挑戰顯得膚淺,並且存在一些關於女性角色的爭議性隱喻,甚至連Boss戰也缺乏新意,被認為缺乏突破。

temp-upload-1750687764.jpg



兩大媒體《死亡擱淺》系列評分總覽


為方便讀者快速理解這次的評分反轉,我們將兩大媒體對《死亡擱淺》系列兩款作品的評分整理成表格:


[th]遊戲作品[/th]
[th]IGN 評分[/th]
[th]GameSpot 評分[/th]


《死亡擱淺》 (2019)
6.8 分
9 分


《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 (2025)
9 分
7 分


總體來看,《死亡擱淺》首作儘管因其獨特玩法與節奏引發了兩極化的評價,但其創新的故事敘事仍獲得部分媒體高度肯定。而續作則在媒體圈中出現顯著分歧,IGN大力讚揚其突破與完善,GameSpot卻對其故事與玩法創新持保留態度。值得一提的是,遊戲玩家熟悉的也為《死亡擱淺2》打出了9分的高分,顯示出遊戲在華語區媒體間仍獲得不少認可,證明瞭小島秀夫作品的獨特魅力及其在不同受眾間引發的廣泛共鳴。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常見問題 Q&A


Q:為何IGN對《死亡擱淺》系列前後評價差異如此巨大?
A:IGN對初代的評價偏低,主要歸因於遊戲玩法與節奏的沉重感,認為其難以支撐宏大的世界觀。然而,在續作中,IGN認為遊戲成功解決了這些「負擔」元素,並在故事與玩法上帶來更多創新與成熟度,因此給予了更高的肯定與讚賞。

Q:GameSpot對《死亡擱淺2》的評分降低,主要原因是什麼?
A:GameSpot對續作的評價趨於保守,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劇情存在重複性,且遊戲過於強調戰鬥與環境奇觀,反而稀釋了初代獨特的運輸與連結體驗。此外,部分挑戰的深度不足以及對女性角色隱喻的爭議,也影響了其最終評分。

Q:這種媒體評分「翻轉」現象在遊戲界常見嗎?
A:這種特定媒體對同一系列作品,在續作中評價出現顯著反轉的情況相對少見,但並非絕無僅有。它通常反映出開發團隊在續作中做了大膽的改動,或是媒體評測標準和關注點的變化,導致其對遊戲的感受產生了重大轉變。

Q:小島秀夫的作品為何總是引發如此兩極的評論?
A:小島秀夫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實驗性的遊戲設計和超現實的藝術表現聞名。他的作品往往挑戰傳統遊戲框架,這使得喜愛者視為藝術傑作,而無法適應的玩家則可能感到困惑或體驗不佳,自然導致評價的兩極分化。

Q:玩家在面對這種媒體評分差異時,應如何選擇是否購買遊戲?
A:面對媒體評分差異,玩家最重要的是參考多方評論,並結合自身對遊戲類型、故事風格及玩法的偏好進行判斷。觀看實際遊戲影片、試玩(若有)或閱讀不同角度的玩家評論,會是更全面的決策依據,而不是單純依賴某一家媒體的分數。





大家正在看啥


收藏收藏 分享文章到FB上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複製專屬你的推廣連結:發至FB與各論壇宣傳:累積點數換GP商品 & 藍鑽
每五點閱率就可以兌換藍鑽積分或遊戲點卡 夢遊推廣文章換GP商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opyright (C) 2010-2020 夢遊電玩論壇

廣告合作:請直接聯繫我們,並附上您預刊登位置的預算。  

快速回覆 返回頂端 返回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