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phin Emulator》技術指南 快速閱讀精華
- 🕹️ 這是什麼? Dolphin 是一款強大的模擬器,讓你能在 Windows、Linux、macOS 和 Android 裝置上,回味任天堂 GameCube 和 Wii 的經典遊戲。
- 💻 電腦基本門檻: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1903版或更新)、Linux、macOS (11.0 Big Sur或更新)。
- 處理器:支援 SSE2 指令集,強烈建議使用 2008 年後推出的 3GHz 雙核心 CPU。
- 顯示卡:至少支援 Direct3D 11.1 / OpenGL 3.3 的現代顯卡。
- 📱 安卓裝置基本門檻:
- 作業系統:Android 5.0 或更新版本。
- 處理器:支援 64 位元 (ARMv8 或 x86-64) 的 CPU。
- 顯示晶片:支援 OpenGL ES 3.0 或更高版本。
- 🔧 編譯前必做指令: 在開始編譯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執行 git submodule update --init --recursive,確保所有必要的子模組都已下載。
- 💡 版本選擇:
- 「Release」版本:效能最佳化,適合一般遊玩。
- 「Debug」版本:速度較慢,但包含詳細的除錯資訊,適合開發者使用。
前言:打造你的專屬模擬器
想在你的電腦或手機上,重溫《薩爾達傳說:曙光公主》或《瑪利歐賽車Wii》等 GameCube 和 Wii 的經典遊戲大作嗎?Dolphin 模擬器就是你的最佳夥伴!它是一款開源、免費且功能強大的工具,讓跨平台玩老遊戲不再是夢想。
不過,這篇文章不只是一般的下載安裝教學,而是專為想更進一步的進階玩家與開發者準備的完整技術指南。我們將帶你一步步從原始碼開始,在 Windows、Linux、macOS 甚至 Android 等不同平台上,親手編譯出屬於你自己的 Dolphin 模擬器,並深入了解它強大的指令列工具。
💡 重要提醒
本篇教學涉及從原始碼編譯軟體,需要具備一定的開發環境設定知識(例如安裝 Visual Studio、CMake、Git 等工具)。如果你只是單純想玩遊戲,我們建議直接從 Dolphin 官網下載官方提供的最新開發版本即可,會省事很多喔!
硬體與系統需求
在開始之前,先來確認一下你的設備規格是否達標吧!Dolphin 對硬體有基本的要求,規格越好,遊戲體驗當然就越流暢。
👉 GM後台版 遊戲 推薦 ⬇️⬇️⬇️ 快速玩各種二次元動漫手遊app

電腦版需求 (Windows / Linux / macOS)
- 作業系統:
- Windows: 建議使用 Windows 10 (版本1903) 或更高版本。
- Linux: 各大主流發行版。
- macOS: 建議使用 11.0 Big Sur 或更高版本。
- 處理器 (CPU):
- 基本:需要支援 SSE2 指令集。
- 推薦:強烈建議使用一顆不早於 2008 年推出的 3GHz 雙核心現代 CPU,效能會好很多。
- 顯示卡 (GPU):
- 基本:一張支援 Direct3D 11.1 或 OpenGL 3.3 的現代顯示卡。
- 推薦:若顯示卡支援 Direct3D 11.1 或 OpenGL 4.4,能獲得更佳的效能與相容性。
Android版需求
- 作業系統: Android 5.0 (LOLlipop) 或更高版本。
- 處理器 (CPU): 需要支援 64 位元應用程式 (ARMv8 或 x86-64 架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模擬器都要求 64 位元手機的原因。
- 顯示晶片 (GPU):
- 基本:支援 OpenGL ES 3.0 或更高版本。
- 【小知識】手機 GPU 的效能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機廠商提供的驅動程式品質,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晶片在不同品牌手機上跑起來可能會有差異。
如果你的裝置不符合上述要求,安裝時會直接失敗並跳出錯誤訊息喔!
跨平台編譯教學
準備好捲起袖子,打造你自己的 Dolphin 了嗎?接下來,我們將針對不同作業系統,提供詳細的編譯步驟。
⭐ 跨平台通用第一步:下載子模組
在開始任何平台的編譯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確保所有 Dolphin 依賴的子模組都已經被下載。請在你的 Dolphin 原始碼資料夾中,執行以下指令:
git submodule update --init --recursive
這一步絕對不能漏掉,不然編譯過程肯定會出錯!
Windows 平台編譯
在 Windows 上編譯相對單純,主要依賴微軟的 Visual Studio。
- 請先安裝好最新版的 Visual Studio (或 Build Tools)、Git 以及最新的 Windows SDK。
- 使用 Visual Studio 開啟原始碼目錄下的 Source/dolphin-emu.sln 方案檔。
- 你會看到兩種主要的建置設定:「Release」和「Debug」。
- Release: 這是經過效能最佳化的版本,編譯出來的程式執行速度最快,適合日常遊玩使用。
- Debug: 這個版本會包含大量的除錯資訊,執行速度慢很多,主要是給開發者用來找問題、抓 Bug 的。
- 選擇你需要的設定(通常是 Release),然後點擊建置 (Build) 即可。
Linux 與 macOS 平台編譯
在 Linux 和 macOS 上,我們主要使用 CMake 這套工具來進行編譯。
- 請先確保你的系統上安裝了 CMake,以及支援 C++20 標準的 GCC 或 Clang 編譯器。
- 同樣,別忘了先執行通用第一步的 `git submodule` 指令。
macOS 編譯步驟
- 打開終端機,進入 Dolphin 原始碼目錄。
- 建立一個新的建置資料夾並進入:mkdir build && cd build
- 執行 CMake 來產生建置檔:cmake ..
- 開始編譯(`$(sysctl -n hw.logicalcpu)` 會自動抓取你的 CPU 核心數來加速):make -j $(sysctl -n hw.logicalcpu)
- 完成後,編譯好的 Dolphin.app 會出現在 ./Binaries 資料夾中。
【進階】若要建立同時支援 x64 和 ARM 架構的 Universal Binary,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 Python 腳本 `BuildMacOSUniversalBinary.py` 來進行,但過程較為複雜,需要分別處理兩種架構的依賴套件。
Linux 編譯步驟
Linux 提供了三種不同的編譯方式,你可以根據需求選擇:
1. 全域安裝 (Global Build): 會將 Dolphin 安裝到你的系統目錄中,像一般軟體一樣使用。
- 建立建置資料夾並進入:mkdir build && cd build
- 執行 CMake:cmake ..
- 開始編譯:make -j $(nproc)
- 使用 root 權限安裝到系統:sudo make install
2. 本地開發版 (Local Build): 不會安裝到系統,適合開發者在本機目錄中測試,不需 root 權限。
- 建立建置資料夾並進入:mkdir Build && cd Build
- 執行 CMake 並加上開發者參數:cmake .. -DLINUX_LOCAL_DEV=true
- 開始編譯:make -j $(nproc)
- 建立必要的系統資料夾連結:ln -s ../../Data/Sys Binaries/
3. 可攜式版 (Portable Build): 建立一個可以完整帶著走的版本,適合放在隨身碟或用來管理多個獨立的 Dolphin 設定。
- 前三步驟同「本地開發版」。
- 將系統資料夾完整複製一份:cp -r ../Data/Sys/ Binaries/
- 在執行檔目錄中建立一個空檔案 `portable.txt` 來啟用可攜模式:touch Binaries/portable.txt
Android 平台編譯
這部分內容假設你已經具備 Android 開發的基礎環境與知識。
- 同樣,先執行通用第一步的 `git submodule` 指令。
- 使用 Android Studio,選擇「Import Project」。
- 找到並匯入位於 ./Source/Android 的 Gradle 專案。
- Android 的建置系統 Gradle 會自動呼叫 CMake 來編譯 Dolphin 的核心原生程式碼。
- 接著按照一般的 Android App 開發流程進行建置即可。
如何乾淨地移除 Dolphin?
- Windows: 如果你是下載解壓縮的綠色版,直接刪除整個資料夾即可。如果是使用 NSIS 安裝檔安裝的,就跟一般 Windows 程式一樣,到「控制台」或「設定」中將它解除安裝。
- Linux: 如果你是用「全域安裝」的方式,請回到你的 `build` 資料夾,以 root 權限執行 cat install_manifest.txt | xargs -d '\n' rm。這個指令會讀取安裝時建立的檔案清單,並將其一一刪除。
- macOS: 直接將 Dolphin.app 拖到垃圾桶即可。
【重要】 無論是哪個系統,移除程式後,通常還會留下一個使用者設定檔的資料夾。如果你確定不再使用 Dolphin,可以手動將這個資料夾也刪除,以釋放空間。
Dolphin 指令列 (Command Line) 用法
Dolphin 不僅有圖形介面,也支援強大的指令列操作,非常適合用來做自動化測試或批次處理。
基本用法: Dolphin.exe [選項]... [遊戲檔案]...
常用選項:
- -h, --help:顯示幫助訊息。
- -u USER, --user=USER:指定使用者設定檔的路徑。
- -e <file>, --exec=<file>:載入並執行指定的遊戲檔案。
- -m MOVIE, --movie=MOVIE:播放一個錄影檔。
- -b, --batch:以無介面模式執行 Dolphin (需搭配 -e 使用)。
- -d, --debugger:啟動時顯示除錯器面板。
- -l, --logger:啟動時打開日誌記錄器。
- -v VIDEO_BACKEND, --video_backend=VIDEO_BACKEND:指定視訊後端。
- 可用選項:D3D、D3D12 (僅限 Windows)、OGL、Vulkan、Null (不渲染畫面)、Software Renderer (用 CPU 算圖,僅供除錯)。
- -a AUDIO_EMULATION, --audio_emulation=AUDIO_EMULATION:選擇音訊模擬引擎。
- 可用選項:HLE (高效能模擬,速度快但精準度稍低)、LLE (低階模擬,速度慢但幾乎完美重現原機音效)。
DolphinTool 工具指令用法
除了主程式,Dolphin 還附帶一個名為 `dolphin-tool` 的指令列小工具,專門用來處理遊戲光碟映像檔。
指令:convert (格式轉換)
用來轉換遊戲檔案的格式,例如將 ISO 轉為高壓縮的 RVZ 格式。
- -i FILE:指定輸入的遊戲檔案路徑。
- -o FILE:指定輸出的檔案路徑。
- -f FORMAT:指定輸出格式,預設為 RVZ。可選:iso|gcz|wia|rvz。
- -c COMPRESSION:指定壓縮演算法,推薦用於 RVZ 的是 zstd。
- -l COMPRESSION_LEVEL:壓縮等級,推薦給 zstd 的是 5。
指令:verify (檔案校驗)
用來計算遊戲檔案的校驗碼,確認檔案是否完整無損。
- -i FILE:指定要校驗的遊戲檔案路徑。
- -a ALGORITHM:指定要使用的校驗演算法。可選:crc32|md5|sha1|rchash。
指令:header (讀取標頭資訊)
用來讀取壓縮格式 (如 GCZ/WIA/RVZ) 的標頭資訊。
- -i FILE:指定遊戲檔案路徑。
- -c:印出檔案使用的壓縮方法。
- -l:印出檔案使用的壓縮等級。
指令:extract (提取檔案)
可以從遊戲光碟映像檔中,提取出特定的檔案或整個分區。
- -i FILE:指定遊戲光碟映像檔路徑。
- -o FOLDER:指定提取檔案要存放的資料夾。
- -l, --list:不提取,僅列出光碟中的所有檔案。
- -g, --gameonly:只提取遊戲資料分區 (DATA partition)。
《Dolphin Emulator》編譯與指令 重點回顧
- 最重要的前置步驟,無論在哪個平台,都是先執行 git submodule update --init --recursive 來抓取必要的依賴檔案。
- 編譯版本分為「Release」與「Debug」,一般玩家請務必選擇「Release」才能獲得最佳的遊戲執行效能。
- 除了圖形介面,Dolphin 也提供了強大的 指令列工具 (`Dolphin.exe` 和 `dolphin-tool`),善用它們可以進行格式轉換、檔案校驗等進階操作。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Dolphin 編譯與使用 常見問題Q&A
- Q:我只是想玩遊戲,一定要自己編譯這麼麻煩嗎?
A:完全不用!這份教學是給開發者或對技術有興趣的進階玩家看的。如果你只是想玩遊戲,請直接到 Dolphin 官網的「Download」頁面,下載最新的「Development Versions」或「Beta Versions」即可,下載後解壓縮就能玩了。
- Q:編譯失敗,一直跳出錯誤訊息說找不到檔案或缺少元件,該怎麼辦?
A:90% 的問題都出在兩個地方:第一,確認你已經安裝好該平台所需的所有開發工具(如 Visual Studio、CMake、最新版 SDK 等)。第二,請再三確認你已經在原始碼根目錄成功執行了 git submodule update --init --recursive 指令,這是最多人忘記的步驟。
- Q:編譯選項中的「Release」和「Debug」到底有什麼差?我該選哪個?
A:簡單來說,「Release」就像是正式上市的產品,程式經過最佳化,跑起來最快最順,適合一般玩家遊玩。「Debug」則是給工程師測試用的版本,裡面塞了很多除錯用的資訊,跑起來會慢很多,但如果程式崩潰,可以提供詳細的錯誤報告。所以,玩遊戲請一律選擇「Release」。
- Q:為什麼在 Linux 上有三種不同的編譯方式(全域、本地、可攜)?
A:這是為了滿足不同使用情境:
- 全域安裝 (Global): 就像用 `apt` 或 `pacman` 安裝軟體一樣,會把 Dolphin 安裝到系統裡,最方便日常使用。
- 本地開發版 (Local): 適合開發者,所有檔案都在一個資料夾裡,方便修改測試,不會動到系統檔案,也不需要管理員權限。
- 可攜式版 (Portable): 整個模擬器(包含設定、存檔)都在同一個資料夾,可以整包丟到隨身碟帶去別台電腦玩,或是同時管理好幾個不同設定的 Dolphin。
- Q:遊戲檔案格式有 ISO、GCZ、WIA、RVZ 這麼多種,有推薦用哪一種嗎?
A:強力推薦使用 RVZ 格式。這是 Dolphin 開發團隊目前主推的格式,它使用現代的壓縮演算法(如 Zstandard),可以在幾乎不損失讀取效能的情況下,大幅縮小遊戲檔案的體積,幫你節省硬碟空間。你可以使用 `dolphin-tool` 的 `convert` 指令來把舊的 ISO 或 GCZ 檔案轉換成 RVZ。
參考資料
Dolphin Emulator GitHub 專案頁面
https://github.com/dolphin-emu/dolph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