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話不多說先上圖,注意糖果數量 運行1小時平均29萬經驗
 
 
 
 運行2小時平均32萬經驗
 
 
 
 
 運行3小時平均30萬經驗
 
 
 
 
 
 
 
 
 
 注意事項:
 此配置為舊版NECROBOT8.0使用 本人用過最新版本的BOT覺得不太好用,新版BOT主要還是針對抓怪設置的,增加了不少狙擊性能,所以刷經驗還是回歸舊版。此配置只抓鳥蟲老鼠!而且會用幸運蛋。要刷快龍卡比請挪步別貼
 
 
 
 此配置分為兩個階段
 
 階段1 收集糖果,其實就是抓一堆鳥和蟲子老鼠,抓了放,抓了放,如此循環,平均經驗不高但也能達到一小時9萬到10萬看運氣。本人親測三天,每天掛機穩定收入鳥7000糖到8000糖,蟲子兩種加起來8000。存糖設置雖然會每次會進化4只精靈,不過無傷大雅,永遠不怕背包滿,掛一天下來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經驗爆炸階段了。
 
 
 階段2 經驗爆炸階段,說是經驗爆炸,其實就是高效利用蛋,借助經驗蛋LUCKY EGG提供雙倍經驗,大批量進化鳥蟲。此配置為抓鳥蟲老鼠不放,存儲到一定背包容量後一批全部進化然後放完。進化期間會自動開蛋支持,一般開蛋可以淨化兩到三批精靈。一批約70到80只不等,看你背包有多少空間。然後接著雞蛋雙倍經驗繼續刷鳥和蟲,一直循環。爆炸階段,平均每小時30萬一小時,設置好的話最高可達40萬!!
 
 
 平均下來連收集糖果階段也算上每小時20萬經驗了,收效還算可以,需要雞蛋支持,沒有雞蛋的話就直接用經驗爆炸配置也行,直接用經驗爆炸也有10萬左右一小時並不是很慢
 
 
 
 
 配置文件修改
 配置文件修改基於以前8787大神的設置,本屌略做修改,調整如下:
 
 存糖配置文件
 "DisableHumanWalking": false,
 "DefaultLatitude": -33.862519,
 "DefaultLongitude": 151.209388,
 "WalkingSpeedInKilometerPerHour": 100.0,
 
 此配置為悉尼達令港口 需要修改的請自己把位置調好 經驗爆炸配置也是一樣
 "KeepMinCp": 1800,
 "KeepMinIvPercentage": 90.0,
 "KeepMinLvl": 6,
 "KeepMinOperator": "and",
 此配置基本上沒什麼用,原本是預防抓了別的東西不放,現在看來不會了,反正是抓鳥和蟲,可以忽略不改也沒關係。
 "KeepPokemonsThatCanEvolve": false,
 存糖嘛,所以不用這些渣渣了,抓了就放。
 
 "Pokemon": [
 "caterpie",
 "weedle",
 "pidgey",
 "rattata"
 此配置在最後幾行,原本只抓鳥蟲,現在加了小老鼠。因為老鼠量也大,順便刷了星辰,抓了也無傷大雅。
 
 "PokemonsNotToTransfer": [
 "venusaur",
 "charizard",
 "blastoise",
 "clefable",
 "muk",
 "chansey",
 "lapras",
 "gyarados",
 "ditto",
 "snorlax",
 "articuno",
 "zapdos",
 "moltres",
 "dragonite",
 "mewtwo",
 "mew"
 
 此配置添加乘龍不被放掉,原本用的時候窩了割草把我10幾隻90IV+的乘龍全放了我就想呵呵了。還有修改很多坐標,目前坐標為,紐約市中心,紐約中央公園,芝加哥市中心,舊金山市中心,倫敦市中心,悉尼歌劇院還有幾個忘了都是我自己用skiplaged網站選的點,一般都隨便抓滿精靈。
 經驗爆炸配置文件
 基本上基礎的東西和上面存糖配置差不多,修改了
 "EvolveKeptPokemonsAtStorageUsagePercentage": 80.0,
 這個取決於你的精靈背包大小,可以依照自己的配置來改,我用的80因為原本我的精靈只有100個左右,一般每小時250個精靈左右,存一次鳥蟲鼠可以有80幾隻開蛋可以進化3輪實現雞蛋效率最大化。
 "KeepPokemonsThatCanEvolve": true,
 糖存完了該存鳥蟲了,所以留著一波進化一波放。
 "UseLuckyEggsMinPokemonAmount": 50,
 "UseLuckyEggsWhileEvolving": true,
 
 最少一次存有50只精靈才能進化,進化時候用雞蛋!!不喜歡的都可以改,推薦50!
 
 
 
 
 每次狙擊球我只用50個,需要改的可以自行修改
 
 
 
 
 所有站內附件皆會附上安全掃描報告
 請會員查看純淨度百分比後判斷使用
 
 
 
 相關檔案須知:
 取得檔案前,請先詳細閱讀文章內容
 避免不必要錯誤與誤會發生。
 也可多參考文章討論樓層內容
 了解附件檔案相關討論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