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市場突然升溫,關稅陰影成主因
根據最新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出現明顯增長,這一現象背後隱藏著市場對即將到來的關稅政策的擔憂。研究公司Canalys估計,該季度PC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9%,達到6270萬台;而IDC的數據則顯示增幅接近5%,總計6320萬台。
這波出貨量增長與一般市場週期並不相符,分析師指出,PC製造商正在為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高額關稅計劃做準備。這些潛在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大幅提高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的價格,而這些產品大多依賴亞洲國家進行製造。
IDC在報告中明確指出:「市場顯然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某種程度的『提前拉動』作用,廠商和終端用戶都在為美國關稅的影響做準備。」這種提前囤貨的行為,反映了業界對未來市場不確定性的高度警覺。
消費者也加入囤貨潮,避免價格上漲
近期對經濟放緩和消費者可支配支出下降的擔憂,已經讓全球市場承受不小壓力。面對可能到來的關稅風暴,不僅是廠商在提前出貨,部分消費者也開始提前購買,希望能規避關稅帶來的漲價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期間的購買潮過後,PC市場在近年來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根據IDC數據,2024年PC出貨量在連續兩年下滑後才小幅回升,增長僅1%。此次突然的出貨量增長,顯然不符合市場自然復甦的節奏。
廠商面臨兩難抉擇:囤貨還是觀望?
IDC的分析師Ryan Reith向媒體透露,隨著報復性關稅政策逐漸明朗,一些原始設計製造商(ODM)已經在考慮是否推遲發貨。Reith指出:「真正有意思的還在後頭——要麼是庫存積壓,產品運過去卻沒人買,堆在倉庫裡;要麼就是乾脆什麼都不發了。」
這種兩難局面對遊戲玩家和電競市場也將產生重大影響。高效能電腦和遊戲專用硬體可能因關稅而大幅漲價,影響新一代遊戲體驗。電競玩家可能需要提前考慮升級設備,以避免未來可能的價格上漲。
各大品牌表現亮眼,但後市堪憂
Canalys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增長了10%,超過4900萬台;桌上型電腦出貨量則增長8%。其中美國市場的增長最為顯著,但隨著「庫存水平恢復正常」以及價格上漲的影響逐步顯現,出貨量可能會回落。
據IDC估算,蘋果公司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4%,華碩增長超過11%,聯想和惠普這兩大PC廠商的出貨量分別增長約11%和6%。這些數字反映了廠商對市場變化的積極應對,但同時也暗示了可能即將到來的庫存過剩風險。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這波出貨潮可能是購買高效能電腦的短暫機會窗口,因為一旦關稅政策落地,PC硬體價格很可能會出現顯著上漲。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關稅危機下的PC市場常見問答
Q1: 關稅政策對遊戲玩家有什麼直接影響?
A1: 關稅政策將直接影響電腦硬體價格,特別是高效能遊戲顯卡、處理器等核心組件。遊戲玩家可能面臨設備升級成本大幅提高的情況,影響遊戲體驗升級計劃。此外,遊戲主機和周邊設備也可能受到波及,整體電競生態系統都將面臨價格壓力。
Q2: 目前市場上PC庫存增加,是否意味著價格會下降?
A2: 短期內可能會出現部分促銷活動,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廠商增加出貨主要是為了避開未來可能的關稅,一旦關稅政策落地,即使庫存充足,價格也很可能會上調以反映新的成本結構。消費者可能會看到一個短暫的「促銷窗口」,之後價格將普遍上漲。
Q3: 哪些類型的PC產品受關稅影響最大?
A3: 高階遊戲電腦和專業工作站受影響最大,因為這些產品利潤率較高,廠商有更大空間調整價格。入門級產品可能會通過降低配置來維持價格點,但高階產品則可能直接提價。特別是依賴高階GPU的遊戲電腦,價格上漲幅度可能會更為明顯。
Q4: 遊戲品牌如華碩、技嘉等在這波關稅危機中處於什麼位置?
A4: 遊戲品牌擁有較為靈活的供應鏈布局,可能比單一市場廠商更有優勢應對關稅挑戰。華碩等廠商已開始調整生產基地,部分產能轉移至非受關稅影響地區。不過,這些調整需要時間,短期內遊戲品牌的產品價格仍可能受到影響,但長期來看可能比競爭對手更具韌性。
Q5: 作為消費者,現在是購買新電腦的好時機嗎?
A5: 如果您有明確的升級需求,現在確實是相對理想的購買時機。市場庫存充足,且關稅政策尚未全面實施,價格相對穩定。特別是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如果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升級電腦,提前行動可能會避免後續可能的價格上漲。但如果沒有迫切需求,也可以觀望市場動態,等待更明確的政策走向。
👉 福 利 遊 戲 推 薦 ⬇️ 點 ⬇️⬇️ 免費玩各種動漫手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