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界,開發延期、神秘消失的話題大作總能牽動玩家心弦。近期,《空洞騎士:絲之歌》終於於Switch 2發表會短暫亮相,雖未公布確切上市日,但這一現身已讓期待多年的玩家重燃希望。本文將整理原文內容,帶你回顧《絲之歌》與其他五款同樣陷入「難產」困境的熱門遊戲,並思考這些作品對遊戲玩家、遊戲圈生態的潛在意義。
《空洞騎士:絲之歌》——終於再度現身
經歷多年沉寂後,《空洞騎士:絲之歌》在任天堂Switch 2發表會上短暫露面。官方確認遊戲仍積極開發中,將登陸所有先前公布平台及任天堂新主機。雖然上市日期依舊成謎,但這次現身無疑是正面訊號,讓遊戲玩家再次聚焦於這款魂系類銀河惡魔城新作。
Pragmata——卡普空的神祕科幻力作
卡普空2020年公開的《Pragmata》,以其獨特氛圍和預告片一度被拿來與《死亡擱淺》比較。原訂2022年上市,卻數度延期。2023年夏季Capcom Showcase雖釋出新預告片,但又宣布無限期延後。目前僅偶爾在財報中被提及,未有明確進展。
違禁品——70年代虛構世界的走私冒險
Avalanche StudIOS開發的《違禁品》,自E3僅有一支CGI預告片曝光。遊戲設定於1970年代虛構巴彥地區,主打開放世界合作、汽車追逐與劫掠任務。儘管去年傳出開發進展緩慢但順利,然而工作室裁員重組、關閉辦公室,使得本作何時問世仍是未知數。
小惡魔附體——十年等待仍未見曙光
《小惡魔附體》自Kickstarter募資以來已過十年。原定2016年推出,後因規模擴大屢次延期。2017年、2020年分別釋出新預告與PS5限時獨佔消息,但最終又無限期延後。2024年團隊宣布裁員並改用Unreal Engine 5,但至今音訊全無。
ILL——恐怖新作陷入不確定狀態
俄羅斯Team Clout打造的《ILL》,自2021年以陰森預告片引起注目。團隊透過Patreon小額募資維持開發,期間持續釋出概念圖與開發日誌,但從未公布上市時間。目前外界難以判斷實際完成度,不排除最終胎死腹中的可能。
最後的夜晚——獨立精神下的賽博龐克夢想
自2014年啟動,《最後的夜晚》歷經法律、財務障礙與團隊變動。2017年E3亮相後吸引大量關注,但隨即陷入困境。開發者堅持獨立創作、不依賴外部投資。據2023年技術主管分享,遊戲架構大幅調整,但缺乏新影片使現況撲朔迷離。
結語:難產大作對遊戲玩家與遊戲圈的啟示
這些「難產」作品不僅挑戰著玩家耐心,也折射出遊戲遊戲圈在研發大型專案時常見的人力、資金與技術瓶頸。對熱愛獨立遊戲或期待創新玩法的玩家而言,每一次延期都是煎熬,也是對信仰的考驗。而當這些作品終於問世時,其影響力往往能推動整個產業向前邁進。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FAQ 問與答
Q1:《空洞騎士:絲之歌》為什麼受到遊戲玩家高度關注?
A1:本作承襲魂系高難度戰鬥與銀河惡魔城探索要素,加上前作口碑極佳,因此在遊戲社群討論熱度居高不下。
Q2:上述五款難產大作有哪一款最可能率先上市?
A2:《最後的夜晚》由於近年技術分享較多且團隊運營穩定,被認為最有機會率先問世。但具體時間仍待官方公告。
Q3:這些作品長期跳票會如何影響玩家信心?
A3:頻繁延期容易導致玩家流失或質疑開發誠意,但若最終品質優異,也可能贏回市場口碑。例如《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
Q4:遊戲遊戲圈是否也有類似「難產」案例?
A4:有,例如部分國產獨立遊戲因資金、人力不足而延宕多年,反映出本地產業規模尚待提升。
Q5:這些難產大作對未來遊戲設計趨勢有何啟示?
A5:它們證明創新與高品質需投入大量時間與資源,也提醒業界應平衡宣傳節奏、避免過早曝光導致壓力過大。
👉 免費 禮 包 遊 戲 推 薦 ⬇️⬇️⬇️ 玩各種動漫手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