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秀夫備受期待的鉅作《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隨著豪華版解鎖與全球媒體評測解禁,正式揭開神祕面紗。截至目前,這款作品在知名遊戲評分匯總網站Metacritic上,已匯集了超過百家媒體的108份評分,平均分數高達90分,並成功榮登「M站必玩推薦」的榮譽榜單。然而,在普遍高分的浪潮中,個別媒體的「異議」卻意外掀起了一波趣味橫生的網路討論,尤其是IGN法國與IGN日本之間,似乎玩起了一場「遊戲評測乒乓球」大賽,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深意?這場電玩圈的「口水戰」引發了玩家們的熱烈圍觀。
👉 GM後台版 遊戲 推薦 ⬇️⬇️⬇️ 快速玩各種二次元動漫手遊app

《死亡擱淺2》:IGN法國的「舒適圈」批判
在《死亡擱淺2》一片好評聲中,IGN法國的評論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少數給出中等評價的媒體之一。這篇評論並非全盤否定遊戲品質,反而開宗明義地指出,這是一款設計精良且畫面優美的作品。然而,其核心爭議點在於,遊戲在正是前作最為人稱道的「獨特挑戰性」上,卻顯得力有未逮。IGN法國認為,續作似乎刻意調低了難度門檻,使得原先那種雖艱辛卻令人難以忘懷的「旅程感」變得平淡無味,大幅沖淡了前作的精髓體驗。評論直指,小島秀夫這位業界巨擘,此番似乎是屈從於市場對「舒適體驗」的渴望,以及過往批評聲浪的壓力,轉而打造出一款更容易親近,卻也因此顯得「意義不明」的作品。IGN法國甚至語帶惋惜地指出,《死亡擱淺2》不僅未能拓展小島的創作疆界,反而像是他創作能量已然「精疲力竭」的訊號。
IGN日本反擊?《光與影:33號遠徵隊》的微妙評分
有趣的是,當IGN法國對日本遊戲《死亡擱淺2》提出辛辣批評之際,社羣媒體上立刻有眼尖的玩家幽默地聯想到,這或許是對於IGN日本先前給法國開發遊戲《光與影:33號遠徵隊》同樣打了中等評價的「善意反擊」。
回顧IGN日本對《光與影:33號遠徵隊》的評語,他們指出這款作品巧妙地融合了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經典的回合制戰鬥與即時動作元素,創造出獨樹一格的戰鬥系統,令評測者為之著迷。然而,儘管戰鬥機制獲得高度肯定,遊戲劇情中某些「突兀的反轉」卻顯得過於牽強,難以令人信服。評論雖然點出此一明顯瑕疵,但也強調,即便如此,《光與影:33號遠徵隊》依然是一款極具吸引力,並能傳達深刻訊息的遊戲。
玩家熱議:是巧合,還是「遊戲圈乒乓外交」?
平心而論,無論是IGN法國對《死亡擱淺2》的評價,抑或是IGN日本對《光與影:33號遠徵隊》的看法,都各自提出了具備邏輯的論點,也反映出部分玩家社羣中確實存在的不同意見。然而,這種「你給我的遊戲打中評,我就給你的遊戲回敬中評」的巧合,讓整個事件瀰漫著一股令人莞爾的喜劇氛圍,儼然是遊戲評測界的「乒乓外交」現場。
對於熱衷於網路「衝浪」、「喫瓜」的玩家而言,這類趣味橫生的小插曲自然不會被錯過。各式各樣的網路迷因(梗圖)紛紛出籠,有玩家戲稱「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暗示這不過是常態;也有人幽默地將責任推給「看來是IGN法國先動手了」,讓對決感更為強烈;更有甚者直言,這兩家評測媒體分支「看來是槓上了」,使得話題熱度持續延燒。這不僅是關於遊戲本身的討論,更是一場關於媒體評測生態與玩家社羣互動的生動展示。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常見問題 Q&A
Q:為何《死亡擱淺2》在Metacritic高分下,IGN法國仍給出中評?
A:IGN法國認為遊戲犧牲了前作獨特的「艱難而難忘」體驗,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降低難度,導致旅程變得乏味,失去了原有的深度與意義,甚至暗示小島秀夫可能出現了創作疲態。
Q:IGN日本對《光與影:33號遠徵隊》的評價主要優缺點為何?
A:優點是其獨特的戰鬥系統,結合了回合制與即時動作,令人著迷。缺點則是劇情中某些突如其來的反轉顯得牽強不合理,影響了故事的連貫性,但整體仍是引人入勝且具深意。
Q:玩家社羣對這次「互相中評」事件有何反應?
A:玩家普遍以幽默的態度看待,戲稱這是IGN法國與IGN日本之間的「遊戲評測乒乓外交」。許多人透過網路迷因(梗圖)表達趣味觀點,認為這是一種相互「吐槽」的喜劇效果,而非嚴肅的爭端。
Q:這類看似「巧合」的評測事件,對遊戲媒體的公信力有何影響?
A:雖然這類事件趣味性十足,但如果頻繁發生或被過度解讀為「報復性評測」,長期來看可能會影響部分讀者對媒體客觀性的信任。然而,若評論本身有理有據,也能被視為多元觀點的呈現。
Q:小島秀夫未來作品是否會因《死亡擱淺2》的評價調整策略?
A:IGN法國的評論雖然辛辣,但僅代表少數意見。考量《死亡擱淺2》在Metacritic上仍獲高分,且玩家社羣普遍反應良好,小島秀夫不一定會因此大幅調整其核心創作理念。但作為創作者,他可能會將這些不同聲音納入未來考量,持續在藝術性和市場接受度之間尋求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