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名為「停止扼殺遊戲」(Stop Killing Games)的全球連署行動,正以驚人的速度席捲遊戲社羣,其簽名人數已突破百萬大關,直指現今數位時代下一個日益嚴峻的問題:玩家們付出金錢購買的遊戲,是否真的擁有「永久」的權利?
這個由知名遊戲評論者羅斯·史考特(Ross Scott)發起的請願,旨在為那些曾是玩家心頭好,卻因遊戲開發商或發行商決定停止支援、關閉伺服器後,淪為無法啟動的數位「磚頭」的遊戲,爭取一線生機。當越來越多遊戲轉向純粹的線上運作模式時,一旦其幕後伺服器終止服務,玩家們投入時間與金錢所購置的內容,就此化為烏有,無法再次回味。這不僅是對玩家數位資產的漠視,更觸動了數位時代下消費者權益的敏感神經。
數位版權迷霧:當伺服器關閉,玩家的遊戲去了哪?
這股聲勢浩大的「停止扼殺遊戲」請願行動,截至撰稿之際,簽名數已然衝破一百萬人次的里程碑,而且熱度不減,持續攀升。這不僅僅是玩家們情感的宣洩,更可能預示著產業規範的重大轉變。知名科技媒體《Insider-Gaming》對此觀察指出,如此龐大的民意基礎,極有可能促使歐盟採取實際行動,著手製定相關法規,進而對遊戲開發商與發行商的行為施加約束力。
《Insider-Gaming》預期,歐盟委員會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頒布全新的條例,這項新法規將雙管齊下:一方面明確保障消費者保有已購買數位遊戲內容的權利,另一方面則將為全球的遊戲保存工作,注入一股強勁的推動力。 這對許多憂心數位遊戲壽命的玩家、遊戲歷史學家與保存機構而言,無疑是一道劃破混沌的曙光。
👉 GM後台版 遊戲 推薦 ⬇️⬇️⬇️ 快速玩各種二次元動漫手遊app

羅斯·史考特的憤怒:計畫性淘汰與法律灰色地帶
這份深具影響力的請願書中,發起人羅斯·史考特明確指出了當前數位遊戲市場的一大矛盾現象:市面上許多電子遊戲以「無限期使用權商品」的形式對外銷售,然而,一旦遊戲廠商停止提供技術支援或關閉相關線上服務,這些遊戲便會立刻陷入無法運行的窘境。
史考特嚴正抨擊這種商業模式,他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不僅是一種變相的「計畫性淘汰」手段,嚴重侵蝕了廣大消費者的既有權益,更讓珍貴的遊戲歷史與文化保存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他進一步闡明,這種在遊戲產業中日益普及的做法,在大多數國家的法律框架下,目前仍處於一個模糊且未經明確檢驗的「灰色地帶」,缺乏足夠的法規來規範和保障玩家的數位所有權。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常見問題 Q&A
Q:這次「停止扼殺遊戲」請願的核心訴求是什麼?
主要訴求是希望遊戲廠商能確保玩家在購買數位遊戲後,即使廠商停止支援或關閉伺服器,玩家仍能繼續遊玩已付費購買的遊戲內容,特別是那些純線上模式的遊戲。
Q:為何純線上遊戲的伺服器關閉會影響玩家權益?
因為這類遊戲的運作高度依賴廠商的伺服器,一旦伺服器關閉,遊戲本身就無法啟動或無法體驗完整內容,導致玩家花費金錢購買的數位資產形同作廢。
Q:歐盟可能會如何介入這個問題?
根據外媒《Insider-Gaming》的預測,歐盟委員會很可能將頒布新法規,旨在保障消費者保有已購遊戲的權利,同時也將大力推動遊戲內容的保存工作。
Q:這項請願對遊戲產業會帶來哪些潛在影響?
若歐盟真的立法,這將迫使遊戲廠商重新審視其商業模式和服務承諾,可能需要開發離線模式、提供更長的支援週期,或開放遊戲資產供社羣保存,以符合新的法律規範。
Q:除了法律層面,遊戲保存還有哪些重要性?
遊戲不僅是娛樂產品,也是重要的文化產物。妥善保存遊戲有助於後人研究遊戲設計、藝術風格、技術演進,以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避免數位歷史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