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騎士 絲之歌》上手體驗 快速閱讀精華
- 🚀 遊戲核心: 內容豐富且超乎預期,絕對值得一玩,目前體驗不輸給一代!
- 🎮 手感與關卡: 操作優化、關卡設計巧妙,美術風格也一樣驚豔。
- ⚔️ 難度體感: 初期BOSS傷害偏高,但後續頭目戰機制清晰,容易上手。
- 🤔 小缺點: 遊戲翻譯品質有待加強,部分名詞讓人有點傻眼。
遊戲簡介與初步印象
《空洞騎士:絲綢之歌》(Hollow Knight: Silksong)這款備受矚目的「銀河惡魔城」(Metroidvania)類遊戲續作,自從宣佈以來就一直是許多玩家的焦點。大家最關心的不外乎是遊戲操作手感有沒有優化、關卡設計是不是一樣精妙,以及美術風格和故事表現力會不會依舊驚豔。這次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初次上手的遊玩心得,帶你一起看看這款新作的表現究竟如何!
四小時深度體驗:真的值得玩!
原本想等到遊戲版本穩定一點再來玩,但手癢加上好奇心作祟,還是忍不住先衝了!目前大概玩了四個多小時,先說個結論吧:這款遊戲的內容真的很棒,絕對值得你一玩!
如果我們暫時拋開對一代《空洞騎士》的「濾鏡」或情懷,單就《絲之歌》目前的遊玩體驗來看,它絕對是一部不遜色於前作的超水準作品。我自己曾經因為某款遊戲的經驗,導致我對所有還沒玩過的新遊戲都保持著平常心,不會抱持過高的期望。因此,對於《絲之歌》,我一開始並沒有太多的預設。但實際玩下來,它真的超出了我的預期。
遊戲的具體內容我就不多說了,避免爆雷影響大家的遊玩樂趣。
關卡與BOSS難度分析
剛開始玩的時候,會感覺製作團隊似乎有點想「篩選玩家」的意思。遊戲一開始就能遇到一個頭目,他的攻擊傷害是兩點血,暫且不提戰鬥難度,光是這兩點傷害,就讓我覺得後面的內容肯定會比前作還要硬核!
不過,實際玩下去之後,緊接著遇到的兩個頭目難度其實都不高。特別是在我玩到大概四個小時左右,遇到一個比較有「機制型」感覺的頭目時,發現它其實非常容易上手。只要弄懂它的出招模式,就能輕鬆過關。這種機制設計有點像是《奧日與精靈意志》最終頭目的感覺,只是有那麼一點點相似而已。
從這些體驗來看,我感覺《絲之歌》後面的整體難度可能和前作差距不大,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類似「神居」那種極限挑戰的內容。當然,這純粹是我個人的感受,不知道有沒有已經破關的玩家有不同的看法。
👉 GM後台版 遊戲 推薦 ⬇️⬇️⬇️ 快速玩各種二次元動漫手遊app

**小提醒:** 想要隨時掌握遊戲進度、查看成就或攻略嗎?記得在 APP 內綁定 Steam 帳號,就能輕鬆查看囉!
翻譯品質與小抱怨
說到遊戲的缺點嘛,目前最大的感受就是翻譯品質確實不太理想。劇情方面我就不提了,但光是這一代遊戲裡,那個扮演類似一代「鹿角蟲」功能的蟲子,它的名字就讓我感覺有點讓人傻眼。總覺得製作團隊是不是直接把它的「作用」和「用法」直接拿來當名字了?這點真的讓我玩起來有點哭笑不得。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空洞騎士:絲綢之歌》專區。
《空洞騎士 絲之歌》上手體驗 重點回顧
- 《空洞騎士:絲綢之歌》是一款內容極佳、超越期待的續作,喜歡一代的玩家絕對不能錯過。
- 遊戲初期頭目雖有高傷害挑戰,但整體難度設計合理,機制型頭目容易掌握。
- 美術風格、操作手感與關卡深度依舊維持高水準,帶來沉浸式的冒險體驗。
- 目前最大的小缺點是部分遊戲翻譯有待加強,可能影響部分劇情理解或角色名詞的感受。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空洞騎士 絲之歌》常見問題Q&A
Q:這次《空洞騎士 絲之歌》的遊戲性評價如何?
A:從目前四小時的體驗來看,遊戲內容非常豐富,絕對值得一玩。許多玩家認為其品質不遜於一代,甚至有超越的潛力。
Q:遊戲的操作手感有改善嗎?
A:是的,普遍認為操作手感有進一步優化,整體體驗更加流暢,讓玩家能更專注於戰鬥與探索。
Q:遊戲的難度會不會很高,新手好上手嗎?
A:初期會遇到一些高傷害的頭目,可能讓玩家感到壓力。但後續的頭目戰更多是考驗玩家對機制和出招模式的理解,只要掌握訣竅,整體難度其實相對容易上手。
Q:遊戲的翻譯品質如何?
A:目前玩家反映翻譯品質有待加強,特別是某些角色或道具的命名方式,可能讓人感到有些出戲或不符語境。
Q:這款遊戲有爆雷的內容嗎?
A:為避免影響玩家的遊玩體驗,本篇攻略心得已盡量避免提及具體的遊戲劇情細節,玩家可以放心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