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風雲5》控制力鄰近度機制 快速閱讀精華
- 🔑 核心概念: 遊戲中的「控制力」代表政府對領地的掌握度,直接影響徵稅與徵兵效率;「鄰近度」則決定了控制力的多寡。
- 📉 控制力衰減: 領地離首都越遠,控制力就會大幅下滑,甚至可能歸零。
- 📊 計算方式: 控制力主要由核心領地的基礎加成(20%或5%)、與首都的「鄰近度」,以及其他建築或駐軍的增益共同決定。
- 🗺️ 鄰近度關鍵: 它衡量從首都到該領地的「難易程度」,是影響控制力最重要的指標。
- 🛣️ 衰減路徑: 鄰近度在傳遞過程中會不斷衰減,但系統會自動選擇「衰減最慢」的路徑。
- ⚓ 港口優勢: 首都若有強大港口,透過海路傳遞影響力的衰減會非常低,能有效擴大影響範圍。
- 💡 建設策略: 投資道路和港口等建設時,應以「取代高衰減路徑」為目標,而不是盲目地增加路徑,才能最大化效益、避免資源浪費。
開頭前言:搞懂領地治理的關鍵
是不是還搞不清楚《歐陸風雲5》裡面,到底「控制力」跟「鄰近度」這兩個機制在幹嘛?為什麼領地老是管不好,稅收兵源都達不到預期?別擔心!我們團隊特別整理了這篇深度整理,帶你一次搞懂這兩個超重要的核心機制,讓你的國家治理起來更有效率!
什麼是「控制力」?領地管理的核心
在《歐陸風雲5》中,一個國家想要強大,領土廣闊、人口眾多固然是基礎,但領地的「控制力」纔是決定你是否能有效運作的關鍵。
一般來說,開局時像英格蘭這樣擁有三百多萬人口的國家,在歐洲已經算是僅次於法蘭西、卡斯提爾(Castile)、匈牙利的大國了。
👉 GM後台版 遊戲 推薦 ⬇️⬇️⬇️ 快速玩各種二次元動漫手遊app

不過,《歐陸風雲5》導入了一個讓玩家又愛又恨的新機制——「控制力」。簡單來說,一塊領地的「控制力」,就是你的政府對這塊領地的實際掌握程度。如果控制力不足,政府就無法有效對該地施加影響,像是徵收稅金、徵召士兵等活動都會大打折扣。
我們發現,只要離開首都,領地的控制力就會開始下滑。以英格蘭最北邊、接近蘇格蘭的邊境小鎮貝裏克為例,它的控制力甚至可能直接跌到谷底,變成零!這也代表了你對該地的掌控幾乎失效。
「控制力」是如何計算的?
![]()
那麼,這個影響巨大的「控制力」到底是如何計算的呢?
大致上,它的計算方式是:
- 核心領地的基礎加成(例如核心領地提供20%,簡單整合的領地提供5%)
- 加上與首都的「鄰近度」
- 再加上其他各種增益效果(Buff)
至於「其他增益效果」,通常包含當地居民的滿意度、駐紮的軍隊、特殊建築的加成等等。不過,在本篇攻略中,我們主要會聚焦在「鄰近度」這個核心要素上。
![]()
這裡要注意的是,一塊領地的實際控制力並不會突然間大幅變動,它會逐漸趨近於一個「最大控制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標準控制力」)。因此,我們攻略的目標,就是要想辦法提升這個「最大控制力」!
「鄰近度」:影響控制力的關鍵
![]()
透過這張控制力地圖,大家應該能清楚看到,首都倫敦附近的領地控制力非常高,但只要往外延伸兩三個區塊,控制力就會急速下降。
這正是因為另一個極其重要的參數——「鄰近度」在發揮作用。可以說,領地的「鄰近度」高低,基本上就決定了它的「控制力」強弱。
深度整理「鄰近度」的計算機制
![]()
一個領地的「鄰近度」,其實就是從首都到達這個領地的「難易程度」。這樣說或許有點抽象,我們可以用一個更生動的模型來比喻:
![]()
我們可以把首都倫敦想像成一個「影響力發源地」,而相鄰的領地則是它附近受到影響的地方。這股影響力從首都釋放後,在傳遞的過程中,自然會有所「損失」或「衰減」。
![]()
那麼,這個影響力「損失」的程度有多大呢?這就跟目的地領地的「地形」以及「建築」[/b息息相關。
例如,像哈羅(Harrow)這個地方,如果地形是農田,可能就不太好通行,這就會增加影響力傳遞時的損失。
![]()
相反地,如果這塊領地上已經有完善的道路和橋樑,就能讓影響力傳遞更順暢,減少傳遞中的損耗。通常,這個損耗會有一個基礎值,大約是40點。
[![]()
相鄰領地的鄰近度計算相對方便,但如果距離再遠一點的地方呢?答案當然是進一步的損耗!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遠一點的赫丁厄姆(Hedingham)領地,鄰近度就進一步下降了。
![]()
用我們的模型來表示,影響力的傳遞是這樣的:
- 傳遞到切姆斯福德(Chelmsford)時,影響力剩下63點。
- 從切姆斯福德再到赫丁厄姆,又衰減了基礎的40點。
- 所以,到達赫丁厄姆時,影響力就正好只剩下23點(63 - 40 = 23)。
![]()
按照這種計算方式,再遠一點的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影響力應該會再次衰減40點,然後就降到0了,對吧?
![]()
用我們的流程圖來看,計算過程就是這樣的:
![]()
關鍵技巧:「最慢衰減路徑」的運用
![]()
但這裡就要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
——鄰近度的衰減,總會自動沿著「衰減最慢的有效路徑」進行計算!
在鄰近度地圖中,我們可以點擊滑鼠左鍵查看某塊領地,就能檢視系統判定出的這條「衰減最慢路徑」。
![]()
我們發現,從倫敦到科爾切斯特的路徑,竟然是從倫敦直接連到泰晤士河口,再直接連接到「科爾切斯特」。
![]()
顯然,如果我們從倫敦直接出海,影響力的衰減會非常少!這是因為倫敦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發達的港口,通航條件極佳!當影響力透過海洋傳遞時,它的衰減考量就不是陸地地形的難易度,而是港口的通航能力了。
![]()
我們可以點進倫敦的領地資訊,查看它究竟有多強的港口能力,以及這些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
用我們的流程圖來看,藍色箭頭表示與海洋相連的路徑,可以明顯看到衰減程度非常低!
![]()
現在,讓我們再把巴金(Barking)和普利特爾韋爾(Prittlewell)這兩塊領地也納入計算。
![]()
我們可以發現,如果首都的影響力從陸路傳導到普利特爾韋爾,計算是:100點影響力 - 37點衰減 - 40點衰減 = 23點。但如果只經過泰晤士河口的海路,就能剩下:100點影響力 - 6點衰減(海路) - 40點衰減(陸路) = 54點!這就是「最慢衰減路徑」的強大之處。
道路與港口建設的策略思維
![]()
最後,我們必須強調一個重要的策略思路!
我們在建設道路、碼頭等設施時,它們影響的其實只是「影響力傳遞箭頭的衰減能力」,而不是領地本身。換句話說,這些建設是為了降低傳遞路徑上的損耗。
![]()
再舉一個例子,從首都倫敦到赫特福德(Hertford),如果按照某條路徑,一共需要經過3個「箭頭」,也就是要衰減3次。
![]()
但是,如果從切姆斯福德(Chelmsford)經過,明明只需要衰減兩次,為什麼系統不走這條路呢?
在我們的模型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原因:
- 左邊的「三箭頭」路徑,總共衰減了18 + 20 + 20 = 58點。
- 右邊的「兩箭頭」路徑,總共衰減了37 + 40 = 77點。
這樣一比較,當然是選擇衰減較少的左邊路徑囉!
![]()
這,就是道路建設的神奇作用!我們的道路規劃一定要精心佈局,爭取做到用「低衰減路徑」來「取代高衰減路徑」。而不是兩條路徑的衰減都很低,卻互相「競爭」影響力。如果這樣做,只會大幅提高修路的成本,白白浪費寶貴的發展資金。
《歐陸風雲5》控制力鄰近度機制 重點回顧
- 掌握「控制力」:它是國家有效治理領土、徵收資源的核心。
- 理解「鄰近度」:從首都到各領地的「易達性」,是決定控制力的關鍵因素。
- 優化路徑選擇:系統會自動選擇衰減最低的影響力傳遞路徑。
- 善用港口優勢:強大的港口能顯著降低海洋路徑的鄰近度衰減。
- 精準投資建設:道路與港口建設應以「替換效率低下的路徑」為優先,避免資源錯置。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歐陸風雲5》控制力鄰近度機制_常見問題Q&A
Q:為什麼我的國家領土很大,但徵稅和徵兵效果卻很差?
A:這很可能是因為你領地中的「控制力」不足。控制力直接影響政府對該地的實際掌握,控制力低就難以有效徵收資源。
Q:我該怎麼提高領地的「控制力」?
A:主要有幾個方向:確保領地是核心領地或已簡單整合、提升與首都的「鄰近度」、以及在當地建設特殊建築或駐紮軍隊以獲得額外增益。
Q:什麼是「鄰近度」,它對控制力有什麼影響?
A:鄰近度衡量的是從首都到達某個領地的「難易程度」,數值越高代表越容易到達,這會直接提升該領地的「控制力」。它是影響控制力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Q:地圖上的「影響力衰減」是什麼意思?
A:影響力從首都傳遞到遠方領地時,會因為距離、地形等因素而有所損耗,這個損耗就是「衰減」。遊戲會自動選擇一條總體衰減最小的路徑來計算鄰近度。
Q:建設道路或港口對「控制力」有幫助嗎?
A:非常有幫助!道路和港口可以降低影響力傳遞路徑上的衰減值。特別是港口能大幅降低跨海傳遞的衰減,讓你的沿海領地也能保持高控制力。但請記得,建設的目標是取代高衰減路徑,而不是疊加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