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日》系列與新作 ARPG 《惡意不息》的開發商 Moon StudIOS,其執行長託馬斯·馬勒(Thomas Mahler)近期的公開發言引爆了遊戲圈的熱議。這場從懇求好評演變成針對負評的爭論,不僅牽動了玩家社羣的敏感神經,更將遊戲內容的政治正確議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這究竟是開發者的真情流露,還是公關危機的開端?讓我們深入整理這起事件背後的脈絡。
事情的起因,是馬勒在 Discord 社羣上向玩家們喊話,希望大家能為《惡意不息》留下正面評價。他強調,負面評論,特別是所謂的「評論轟炸」(Review Bombing),可能會對遊戲的銷售表現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讓工作室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這番話最初被部分媒體解讀為 Moon Studios 陷入財務困境的求救訊號。
然而,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馬勒隨後於社羣平臺 X(原 Twitter)上的回應。他試圖為自己在 Discord 的發言辯解,卻釋出了一系列更具爭議性的推文。馬勒在這些推文中強烈暗示,針對他個人和《惡意不息》的負面評論與仇恨,來自於一羣「瘋子」。他直指,這些人之所以恨他,是因為他的遊戲「沒有包含五個跨性別角色」,並且「不受政治屁話影響」。這番言論無疑是將批評者與特定立場連結,並且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甚至語帶諷刺地聲稱,如今只要「不在遊戲中包含五個跨性別角色、不讓產品受政治屁話影響的人就是納粹」。
這些充滿火藥味的發言迅速在社羣媒體上傳開,引發了玩家和媒體廣泛的討論與批評。雖然馬勒隨後解釋他在 Discord 上的原意是希望喜歡遊戲的玩家能多給予支持,並澄清 Moon Studios 並未面臨「迫在眉睫的財務危險」,90人的團隊也仍在努力開發遊戲,但其激進的言論已經對工作室形象造成衝擊。
這起事件不僅是關於一款新遊戲的評價爭議,它更折射出當代遊戲開發與玩家社羣之間,在內容呈現、社會議題納入等方面的複雜與緊張關係。當開發者認為批評來自於特定意識形態時,該如何有效溝通?當玩家對遊戲內容有不同期待時,又該如何理性表達?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執行長的個人言論引發爭議,但根據 Steam 平臺的資料,《惡意不息》目前的整體評價仍為「多半好評」,這表示大部分實際遊玩過的玩家對遊戲本身是抱持肯定態度的。這也側面說明,執行長的個人發言與遊戲本身的品質評價,是兩個可以分開檢視的面向。
以下廣告滑動後還有帖子內容
常見問題 Q&A
Q1:託馬斯·馬勒為何會發表如此激進的言論?
A1:馬勒認為針對他個人和遊戲的許多負面評論,並非完全基於遊戲內容本身,而是源於特定羣體對其遊戲缺乏某些政治正確元素的「恨」。他以一種極端和諷刺的方式來表達這種不滿和反駁。
Q2:《惡意不息》的負面評論是否真如馬勒所說,與政治正確有關?
A2:Steam 的評價中涵蓋了各種意見,有些評論可能確實涉及遊戲的角色設定或故事主題是否符合某些期望,但也可能有許多玩家是基於遊戲玩法、技術問題或其他因素給予負評。將所有負評歸咎於單一原因可能過於簡化。
Q3:執行長的個人言論對工作室和遊戲會有什麼影響?
A3:執行長的言論代表著工作室的公眾形象。具爭議性的發言可能引起部分玩家反感,損害品牌聲譽,甚至影響潛在玩家的購買意願,即使遊戲本身品質不錯。
Q4:此事件反映了遊戲圈在哪些方面的挑戰?
A4:此事件突顯了遊戲開發者在面對玩家多元期待、媒體報導以及社會意識形態差異時的溝通挑戰。如何在藝術創作自由與社會責任、商業考量之間取得平衡,是許多開發者面臨的課題。
Q5:作為玩家,該如何看待此類事件?
A5:作為玩家,我們可以嘗試區分開發者的個人言論和遊戲本身的品質。同時,在表達對遊戲的意見時,保持理性溝通,聚焦於遊戲內容本身進行評價,有助於建立更健康的遊戲社羣環境。
👉 GM後台版 遊戲 推薦 ⬇️⬇️⬇️ 快速玩各種二次元動漫手遊app

|